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生鲜电商融资频繁成功,究竟谁是No.1?

    信息发布者:何国良
    2018-09-23 19:07:24   转载

    生鲜电商融资频繁成功,究竟谁是No.1?

    2017-10-11 17:25:03    浏览:67    回复:0    点赞:1

    江西省本地商家九江市本地商家湖口县本地商家马影镇本地商家

    9月初,一条融资消息在国内生鲜电商行业“一石激起千层浪”,每日优鲜正式确认:今年3月份已经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这让有着“电商领域最后一片蓝海”之称的生鲜电商行业再度受到各路资本关注。随着风口到来,在行业步入快速增长和上升的通道同时,整体行业也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即更多资本集中涌向几家行业领跑者,这又会将行业带向何方?

    生鲜电商回归理性赛道重新开启

    其实,生鲜电商行业也是经历了一番混战之后再度回归理性发展。

    2014年前后,生鲜电商创业公司集中爆发,仅当年就约有35家初创公司涌入生鲜电商市场。资本也随之踏破门槛,亚马逊2000万美元入股美味七七,京东7000万美元领投天天果园,阿里巴巴投资易果,顺丰上线生鲜电商顺丰优选……不到两年,资本态度骤变。就在青年菜君搭建完宅配物流体系,实现北京区域配送2小时达,2016年8月,资本突然跳票,项目无奈清算。

    多数曾红极一时的生鲜电商明星项目,也都在2016年失去了续命资本,倒闭、裁员、砍业务、被收购等消息屡见不鲜。这一切来得并不突然。绝大部分生鲜电商都是在高补贴高投入高亏损的基础上发展。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6年,包括小型垂直品牌在内的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而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初始的混乱让各家生鲜电商撞到了行业的“高门槛”,因为相比天猫等平台电商,生鲜电商主攻一个品类,既是垂直生意也是平台生意,平台电商所有后端(采购、物流、仓储、配送、履约等)几乎都不适合生鲜电商,需要重建。本质上来说,生鲜电商是京东、亚马逊的“B2C+自建物流”模式,而且难度更高。

    而今年以来,国内生鲜电商频繁获得融资,每日优鲜2.3亿美元C+轮融资,生鲜电商平台”易果”宣布获得阿里巴巴提供的3亿美元D轮融资,"买果果"获200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近期多点Dmall也传出已获新一轮融资的消息……生鲜电商之所以会成为风口,有业内分析人士称,这预示着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最危险的洗牌淘汰阶段,大量的资本玩家会陷入瓶颈。

    但也有不少玩家认为,2018年将会成为生鲜电商转亏为盈的黄金年代。实际上,受政策大环境、用户渗透率上升、模式确定、标准化程度提高、仓储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是生鲜电商整个产业链开始成熟的起点。

    探寻可行路径,群雄逐鹿中原

    一直以来,消费者都习惯于线下购买生鲜,只有线上生鲜产品和服务比线下更具优势,生鲜电商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让生鲜产品高效率的运送到消费者手中是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众多周知,今年以来,阿里、京东、华润等多个巨头集体抢食“全渠道零售平台”这块大蛋糕,但配送成本等一直是主要的制约因素,谁能在“最后一公里”迎头赶上成为让同行们头疼的环节。

    从行业巨头的表现来看,今年均不遗余力地为生鲜业务输血。阿里目前已布局所有模式,形成“天猫超市+易果+盒马鲜生”为主的排兵布阵,而京东以自营生鲜为中心,选择与大中型农产品品牌商合作,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标准化,向更多方向拓展。

    而在创业公司方面,既不具备电商巨头的资本硬实力,也很难在供应链和服务上与电商巨头差异化竞争,他们正在回避电商巨头强项,发挥自己的独到优势。以每日优鲜为例,从2014年起就开始在北京布局前置仓体系,目前已实现39元包邮两小时达,2017年上半年600%用户同比增长规模。其在一个城市深耕前置仓仓配体系,这是电商巨头短期内无法积累的。

    也有公司采取了跟商超深度绑定的模式,就比如多点Dmall,多点Dmall走的是与传统商超深度合作的轻资产路径,依托与本地大型商超的深度结合,重塑采购、仓储、商品管理等环节,并重点发力物流和配送,提供商品快速送达服务,确保用户线上线下购物体验的无缝对接。

    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7年7月生鲜电商APP洞察报告显示,在整个生鲜电商的赛道中,多点Dmall的日活55.3万,每日优鲜22.6万,京东到家24.1万,多点Dmall的月活暂时排名第一。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生鲜电商这个平台覆盖城市不同,京东到家覆盖30个城市,每日优鲜计划在5年内铺到一万个前置仓,覆盖100个城市。多点Dmall仅有北京、杭州等几个城市。

    这种排名尽管是短期的,甚至可以说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数据,但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从电商巨头,创业公司,再到线下生鲜O2O超市,明知举步维艰仍有人前赴后继,行业的未来正越来越清晰。

    满足全场景需求,多点模式值得研究

    纵观国内生鲜电商版图,阿里选择多管齐下,京东选择了自己做电商,而每日优鲜等垂直电商选择了为实体商超做代购,多点Dmall则创造了中国电商的第三种模式,即与传统超市共享供应链,成为利益共同体。

    多点Dmall在与商超合作时,采用的是系统级打通模式,通过系统深度对接,在技术、商品、库存、仓储、物流、会员、营销等方面均实现了供应链的线上线下完全一体化运营。也就是说,多点Dmall其实是承担了两部分功能,一部分是给传统零售商做升级,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他们的店内管理效率,另一部分则是通过提供完整的电商能力,使他们具备成为电商平台的基因。

    业界普遍认为,目前生鲜电商实际上还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中,究竟哪种模式最好,暂时还不好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行业会在三年之内诞生一家超级独角兽公司。

    此外,从资本不断涌入来看,投资人还是非常看好生鲜电商行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生鲜市场空间广阔,给创业公司留下了很长的赛道。目前这个赛道经过几轮洗牌格局正在逐渐明朗,随着80、90后人群逐渐成为社会消费主力,生鲜电商的渗透率正快速提高。无论采取哪种模式,着力解决消费者线上线下全场景的消费需求,都已成为了生鲜电商新的赛道。

    传统零售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有着自己固有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巨头从线上向线下布局,难度可想而知。一方面,传统商超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入社区腹地,能最快速到达老百姓的家,另一方面,线下场景运营完全不同于线上,需要丰富的线下经验积累,与其自己铺设线下网络,像多点Dmall这样借力传统零售企业或许是生鲜电商发力线下业务,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答案。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